方山(國家AAA級旅游景區(qū))地處楚雄州永仁縣東北部,屹立于金沙江大曲之南岸,滇川交界之處,自古是西南眾多名山之一。它因四面視之皆平整方正而得名。

它與元謀熱壩、永仁和攀枝花干熱河谷形成強烈反差,年均氣溫12度,即使在酷熱時節(jié),山上溫度仍然保持在17度左右,自帶氧吧和空調(diào)模式,實屬避暑勝地。

方山魅力無窮,融山川、自然、歷史、人文、民俗于一體。夏日方山,翠色如黛,巖壑幽奇,佳景天成,集險峻、古樸、幽雅、秀麗于一山。

推進游覽路線:
望江嶺→靜德寺→仙人谷→諸葛營村
望江嶺
進入方山景區(qū)后,驅(qū)車沿景區(qū)公路行駛至1500米處右轉(zhuǎn),再行駛400米到達(dá)位于方山東麓的望江嶺景點。登上望江樓,一眼眺望三江(金沙江三段江)、兩省(四川省、云南省)、三州市(楚雄州、攀枝花市、涼山州),望江望嶺望日出,觀古觀今觀天地,煙波浩茫,心曠神怡,氣勢恢宏,雄魂壯觀。

從望江嶺沿游路向北邊步行200米,到達(dá)位于方山東北麓的諸葛營遺址景點。諸葛營遺址是公元225年諸葛亮率兵4萬余眾“五月渡瀘”平定叛亂,在方山安營扎寨后留下的遺跡。現(xiàn)存遺址分三道城墻,城墻長356米,高約3米,厚2.4米,用粘土夯成,墻外有壕塹,印證著諸葛文化歷史。

靜德寺
靜德寺,位于方山旅游區(qū)之巔的立象峰,始建于公元1316年(元代延佑三年),由方山佛教開山祖師嶺南禪師修建。寺院規(guī)模宏大,鼎盛時期有三重佛堂,九個天井,大小房屋36幢126間,佛像108尊,寺僧800多名。后因火災(zāi)等原因,多次恢復(fù)重建,現(xiàn)有天王殿、金剛殿、大雄寶殿,大小佛像18尊,占地面積37.68畝。

靜德寺坐北朝南,依山臨谷,鳥語花香,清幽秀麗,實為福地勝景。寺內(nèi)遺存元、明時期種植的古柏、滇楸、孔雀杉等國家級保護植物數(shù)百株。蔥蘢勁秀,掩映古樸廟堂,見證了方山的人文歷史。

仙人谷
仙人谷神秘夢幻,原始森林、怪石林立、珍珠疊瀑、幽澗鳴泉等,充滿清涼、奇幻和幽靜。谷中有仙龜出洞、萬年靈芝、仙女潭、弈仙臺、登仙巖等諸多神奇的傳說和景點,還有七星漏天、珍珠疊瀑、幽澗鳴泉等自然景觀。

在谷內(nèi)漫步,一路草木翠綠,山花幽香,古樹虬結(jié),藤葛牽纏,摩巖石刻林立。到了珍珠疊瀑,泉水飛流直下,濺起萬斛珍珠。夏季水大時,流水跌入巖下深潭,潭上水霧升起,在陽光照射下幻出彩虹,如夢似幻。

諸葛營村
諸葛彝村源于公元225年諸葛亮率兵4萬余眾“五月渡瀘”平定南蠻叛亂,許多士兵在炎熱的夏日中暑生病,諸葛亮便令軍隊在清涼的方山避暑休整康養(yǎng)。數(shù)十日后諸葛亮因軍令率軍繼續(xù)南征,生病未愈的士兵就留在了方山,并在村中結(jié)緣成親,世居在了方山村。村子后來取名為王家堆,現(xiàn)被命名為諸葛營民族文化生態(tài)旅游示范村,簡稱“諸葛營村”。

諸葛營村風(fēng)景秀麗,風(fēng)清氣爽,視野開闊。這里四季可賞花、四季可嘗果,常年盛產(chǎn)桃、李、梨、櫻桃、花紅、棗、山楂、蘋果、板栗、核桃等果實。炸洋芋、燒豆腐、涼粉等小吃,佐料豐富,口味獨特。農(nóng)家樂的烤全羊、全羊湯鍋、蘿卜絲腌肉等招牌菜品,配上時令山茅野菜,營養(yǎng)豐富,風(fēng)味十足。
